本书在第一卷后,同意编辑将其从大赏中挑选并改变人物方向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行为,只是对第二卷的展开抱有一些疑虑,害怕它变成和86一样,两卷风格相差极大的作品。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卷的展开依然保持了原有的设计,我这才确信,这本书获得2021轻厉第二的原因大概是我想到的那些东西。今年恐怕可以说是充满了“诡计”的一年,只是这些诡计并不烧脑,而更多的是双关与谜题。
倘若不以解开谜题,以保有诡计的形式叙述本篇,就是一群性格迥异,不同于常用间谍评价体系的“怪物”与敌国的间谍组织战斗。而之所以她们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名为的“灯”的组织。只是她们的老师,是更大的怪物罢了。
因此老师与学生,boss与手下,平素的任务课题是“打败老师”。学生一步步成长,大幕一步步掀开。
说起来,我曾经一度对于“影之战争”很感兴趣:对于以前一直看007电影的我来说,我一直认为特工都是如同詹姆斯邦德一样华丽战斗的公子,而当我逐渐成长,真的开始了解相关知识之后,我才发现,特工更像是大众中的一般人,他们身着也不华丽,甚至更加像是下班的白领或者随处可见的路人。
只是当他们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显现出冷酷的一面,将目标悄无声息的处理,不留下痕迹。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部轻小说,故事并没有太过于强化诡计的难度正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表现,既然一旦将很多东西设计更深后会更糟,不如从简单的方向出手,将读者吸引到人物的具体表现上去。
所以我们能看到各具特色的诸位间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以名字命名卷数也意味着,在各自的卷数中,她们将会一点点的深化自己的形象,成为贯穿全卷的线索。
当然,在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收到了类似于“记不住人物名字”的感想,也许是因为男主过于强大其他人的描写过于分散?还是本身西语化取名的问题呢?
罢了,对于故事而言,有时候这不重要。而我则在重新阅读中,找到这样一段话:
「就凭你们,根本连我的敌人都做不了哦。」克劳斯轻轻宣告道。
不值得作为敌人。
也不觉得能作为敌人。
但是,如果是成为其他存在的话——
人生不论何时都充满了讽刺。
倘若真的难以记住,那么就在谜题揭晓之后,记住他们组织的名字“灯”的名字就好。。
文章来源:四六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