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小说的兴起,到如今成为改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轻小说的发展也在跟随着风潮不断变化着。从无人问津到自成一派,轻小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正是一些独特而又有开创性的作品,给轻小说的发展上增添了全新的活力,也带领起了一场场新的风潮,那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那些或许开拓时代,或许引领潮流,在业界影响深远的轻小说作品。
1.抽身成蝶,天下睥睨——《物语系列》
新房昭之成就了《物语》,《物语》也成就了新房昭之。
作为21世纪最成功的动画作品,因西尾维新太过独特的写作风格被认定”不可能被动画化“的轻小说偏偏遇上了一个风格同样不羁怪异的动画监督。
先不讨论新房对物语系列大刀阔斧的改编利弊如何,但他们二人共同铸就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轻小说-动画系列已经成为顶峰的一面旗帜,或许也象征着轻小说改编的极限。
《物语》系列最大的影响,是给了那些不愿被潮流所牵引的作家一丝希望与方向。让包括入间人间,日日日等轻小说作家坚持着自己的风格,让轻小说的世界仍保留着逆潮流的性格。
2.时运而生,惊为天人——《凉宫春日的忧郁》
提到轻小说,不得不提的便是我们的团长大人,这部由谷川流所著,伊东杂音担任插画人设的作品,一举夺得了2003年第八届Sneaker大赏。
随后于2006年被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独立动画制作的京都动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京阿尼)进行了动画改编,在动画播出后更是获得了爆炸性的人气,如此现象级的表现也让人们开始更加正视起“轻小说”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与无限的可能性。可以说,没有《凉宫系列》的巨大成功,轻小说最为繁荣的时段可能会被推迟数年。
继《凉宫》之后,轻小说的出版及改变的速度与数量直线上升,这种极具临场感,以青少年为阅读主体的小说形式开始迅速风靡。
同时《凉宫》的成功,令主流媒体以及曾对轻小说的内容与质量抱有轻视与偏见的态度有所改观。
在《凉宫》这部作品中,除了充斥着大量轻小说标志性的吐槽元素,更是加入了很多科幻风格的尝试,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平凡可见的日常相结合,这种组合方式产生了绝妙的化学反应,在兼具悬念的同时拥有比一般的科幻作品更好的易读性,更容易让一般读者接受。
即便脱离动画的成功,《凉宫》系列对于业界带来的影响仍是无法估量的。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过质量不逊于《凉宫》系列的轻小说作品被搬上动画舞台,例如同为京都所改编的《全金属狂潮》系列,经典的《奇诺之旅》,《圣魔之血》等作品,或是改编动画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的《魔法禁书目录》,《灼眼的夏娜》等作,但笔者认为,《凉宫》系列更适合作为分割时代的标杆。
自此之后,轻小说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有生力量,轻小说以及轻小说改编动画百花齐放,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作品不断被发掘出并接连取得成功,一个属于轻小说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3.芳名遗世,套路为王——《零之使魔》
由已经穿越至双月的世界的山口升老师创作的轻小说作品,动画由于由人气女声优钉宫理惠所饰演,被冠以“钉宫四萌”的名号广为传播。
此处的副标题可能会使很多人误会,这里声明的一点是:《零之使魔》的原作小说绝不是所谓的“套路作品”。
之所以将它放在“套路”之名上,是因为笔者认为,是它打造了一副堪称完美的“架空魔幻世界-后宫”的套路体系。
这副体系的实用性看一看诸多被戏称四大名著的作品便能看到成效。
《零之使魔》的基础设定以及角色的成长历程几乎成了很多后续作品的效仿对象,解决事件-后宫+1,傲娇系贫乳大小姐的标配女一号一边喊着变态变态一边虐狗,- -怎么样,是不是脑海中浮现了很多的作品画面?
《零之使魔》的动画也成为了很多人们的入宅作或后宫启蒙作。
也造就了我们熟悉的被戏称为“美少女文库”“封面文库”的MF文库以其其他出版社“幻想+后宫+萌系插画”的王牌商业套路,或许有不同意见认为《零之使魔》并不是此类套路的缔造者,但无疑,《零之使魔》是此类魔法后宫作品的集大成作,以及无可超越的巅峰。
模仿者或许能够学到外表与构成,但触及不到作品中的精髓。
04.关于我的标题不可能这么长而且口语化还和其他标题格式不同但内容则是恋爱日常轻喜剧的这件事——《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
如果说《零之使魔》带起了魔幻背景的后宫作风潮,那把标题变得越来越长,日常小品作的元凶无疑是这部让人又爱又恨的《俺妹》了。
《俺妹》的兴起恰好也处于幻想类作品的低潮期,幻想系背景的框架以及局限性似的很多内容情节性都有所重叠,而《俺妹》为首的一系列日常恋爱轻喜剧恰到好处的进场。
或许这是老谋深算的编辑们有意为之,但它们的确给吃遍一道菜的读者们换了一个胃口。《俺妹》不禁使得妹控大军复辟,也使得以“吐槽—日常—人物关系”成为了一段时间内轻小说的主要刻画对象,当然还有那万恶的口语化造就的越来越长的书名……
自《俺妹》之后,日常恋爱轻喜剧的作品数量直线上升,反而成了优秀的幻想系作品难得一见的情况,这样的作品写作周期短,情节要求较低。
对于创作者的大局观以及设定能力降低了要求。相对的也捧红了大量凭借日常小品成名的轻小说家。虽然不能说这是当今轻小说普遍质量降低的原因,但《俺妹》的成功将轻小说引到了一条更大的分叉路上。
幻想和日常,两种极其鲜明的风格更加成了一种定式,模板化的情况也越来越重。











